午夜日韩_天天综合社区_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_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_99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调教网站_九九综合九九

首頁 > 首頁 > 綜合 > 正文

逢石科技氫基礦相轉化系統主體裝備落成 推動鐵礦資源高效開發利用

逢石科技氫基礦相轉化系統主體裝備落成 推動鐵礦資源高效開發利用

2月24日,海南礦業懸浮磁化焙燒改造項目氫基礦相轉化系統主體裝備落成典禮在海南省昌江縣圓滿舉行。上海逢石科技有限公司、海南礦業股份有限公司、東北大學、中國冶金礦山企業協會、中鋼設備有限公司等國內外鋼鐵企業代表、鋼鐵行業學術代表以及政府代表出席了此次活動,郭風芳、楊明、雷平喜、黃武勝、王文俊、韓躍新先后發表講話,切實體現了鋼鐵行業從業者對于資源保障問題的高度重視和對國家鐵礦石資源保障“基石計劃”的踐行與支持。

FV8{EAG0$G2UJDOB_ZFF87O

海南礦業有限公司總裁郭風芳在致辭中表示,相信在東北大學、上海逢石科技有限公司等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懸浮磁化焙燒項目一定能夠為海南礦業的轉型發展,為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經濟社會發展和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貢獻更大價值。

中國冶金礦山企業協會總工程師雷平喜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東北大學韓躍新教授團隊與高占奎董事長的產學研全面合作,建成朝陽東大礦冶研究院、上海逢石科技有限公司等實體研發與轉化平臺,打通了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后一公里”,直接推動了懸浮磁化焙燒技術的落地,在海內外均建成了懸浮磁化焙燒示范工程,鐵回收率較現有工藝均提高20個百分點以上,破解了國際上公認的復雜難選鐵礦石高效利用技術難題,預計盤活難選鐵礦資源200億噸以上。

東北大學資源與土木工程學院院長韓躍新在致辭中提到,我國鐵礦資源有具有貧細雜的特點,鐵礦石進口量大,連續多年進口量10億噸以上,對外依存度超過80%,成為國家經濟安全發展的瓶頸。解決卡脖子問題、把科技命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是我們的追求與責任。氫基礦相轉化技術采用氫氣為主體的還原劑,將弱磁性鐵礦物轉化為強磁性鐵礦物,從而實現鐵礦資源的高效開發利用,生產過程清潔,環境友好,粉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均實現超低排放。鐵礦石氫基礦相轉化項目與清潔能源產業同向同行,根據半工業試驗結果進行計算,年處理200萬噸鐵礦石的氫基礦相轉化項目,加熱與還原全部采用氫氣,每小時需氫氣4萬標立,每年需要氫氣2.88億標立,氫基礦相轉化項目的推廣可促進區域清潔能源、特別是綠氫產業的健康發展。

鋼鐵行業作為我國的工業基石與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性產業,與其上下游的產業關聯度高、延伸度廣,并且產業鏈的“敏感度”極高,常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掣肘現象發生。其中鐵礦石與能源作為產業鏈的最上游,一直以來都限制著鋼鐵產業發展的上限。我國作為資源大國,鐵礦石儲量超200億噸,排名世界第四,然而一直以來都面臨著開采難,礦石品位低,焦炭資源耗費大,轉換率低,環境污染嚴重等問題,導致近年來我國鐵礦石的進口量整體呈逐年上升態勢且對外依存度達到了80%以上。面對這一嚴峻的形勢,上海逢石科技有限公司以及東北大學韓躍新教授團隊在經歷了基礎研究、小試突破、中試驗證之后,在海南礦業懸浮磁化焙燒改造項目中進入了工程示范階段。據悉,該項目可年處理200萬噸鐵礦石,并且利用氫能源替代了傳統的焦炭提煉,在現有資源利用、焦炭資源保護、環境保護、降本增效上都取得了極大的進步,更是為我國擺脫進口鐵礦石的“漲價魔咒”提供了一種可行的路徑。

海南礦業200萬噸/年懸浮磁化焙燒改造項目采用東北大學和上海逢石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研發的氫基礦相轉化技術。該技術以富氫氣體為還原劑將赤鐵礦、褐鐵礦、菱鐵礦轉化為磁鐵礦,然后通過分選獲得高品質鐵精礦,實現難選鐵礦資源的高效利用。生產過程具有低碳排放、氧化與還原分離、反應溫度低、生產能力大、環保無污染、生產成本低、能源利用效率高及自動化程度高等突出優勢。該項目工程的建設由中鋼設備有限公司和上海逢石科技有限公司承擔。項目投產后,鐵精礦品位將由原來的62.5%提升至65%以上,鐵金屬回收率和精礦產量均提高40%以上,不僅大幅提升海南礦業的核心競爭力和盈利水平,還將引領國內外難選鐵礦資源清潔高效利用領域發展方向。

上海逢石科技有限公司是在東北大學與朝陽天馬集團聯合組建的遼寧東大礦冶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基礎上成立的新型科技企業,公司的定位是科學研究、工程設計和科技產業。逢石科技致力于難選鐵礦石的氫基礦相轉化、紅土鎳礦流態化預還原電爐熔煉技術的開發、利用及推廣工作,公司業務還包括鋰礦、錳礦、石煤釩、黃金資源的高效開發與利用。目前,公司已初步形成技術裝備輸出、合資合作運營、海外難選鐵礦資源國內沿海加工的創新發展模式。

新技術的研發充滿著困難,新技術的落地也充滿了挑戰,每一項顛覆行業固有認知的技術,都代表著革新與進步,海南礦業懸浮磁化焙燒改造項目氫基礦相轉化系統主體裝備的落地,不僅是上海逢石科技有限公司的重大突破,也是校企合作、科研成果轉化的堅實一步,更是國家戰略性金屬礦產資源安全高效開發利用的又一里程碑。正是因為有了這類民族企業對科研技術的重視和投入以及科研工作者的宵衣旰食,才有如今中國在世界上熠熠生輝的“全工業體系”。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責任編輯:趙安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