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日韩_天天综合社区_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_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_99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调教网站_九九综合九九

首頁 > 城市 > 甘肅 > 正文

【甘快看】涇川“黑馬”一飛沖天!

原標題:涇川“黑馬”一飛沖天!

11月17日,涇川文匯足球隊以7∶5戰勝中超豪門球隊北京國安足球隊,晉級16強。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田麗媛

北京時間11月17日15時30分,在山東省日照市舉行的2022年足協杯第二輪比賽中,涇川文匯足球隊以7∶5戰勝中超豪門球隊北京國安足球隊,晉級16強,一戰成名!

連日來,“涇川文匯”這個名字火爆朋友圈,更是讓廣大網友對來自平涼小縣城的這個球隊充滿好奇。

這是一個怎樣的球隊?又厚植并成長于怎樣的一片土地?甘肅日報記者帶您走近涇川文匯足球隊。

正在認真訓練的涇川文匯隊員。

  熱愛與拼搏使涇川文匯戰勝北京國安

以弱勝強,涇川文匯并非靠運氣,這背后是厚積薄發的結果。

17日下午涇川文匯與北京國安隊之戰爆出的這一大冷門,可以說是中國足球進入職業化時代以來,足協杯賽場上爆出的最大冷門之一。而此時,涇川縣文匯足球俱樂部正式掛牌成立僅僅1年零3個月。

說到戰勝國安隊的“秘訣”,涇川縣足協主席、涇川文匯俱樂部負責人王臻謙虛地說,“我們沒有秘訣,能跟北京國安這樣的強隊交手,那是我們的榮幸,隊員在賽場上都很積極,都想在這種高水平的比賽中盡全力展現自己。”

正在認真訓練的涇川文匯隊員。

談到平時的訓練,王臻說,“我們并不是網上說的什么‘散派軍’,大家都是職業球員,或者是有職業經歷的球員,每天的訓練由俱樂部教練組制定訓練計劃,每天至少訓練2小時。”

“抽簽抽到北京國安后,我們并沒有膽怯,而是放下包袱、全力一搏,想在中超球隊面前證明自己。”涇川文匯足球隊領隊姚軍說,賽前教練組進行了針對性部署,比賽中隊員們團結一心,不畏強大對手,一度占據場上主動,全場控球率達到54%,在常規賽中打成2∶2,最終把賽事拖入點球大戰,戰勝了北京國安。

劉建新獲本場最佳球員。

為涇川文匯隊打入第二球的21歲小將劉建新說,“第一次和中超球隊交手,壓力肯定有。但我們把壓力化為動力,賽場上大家齊心協力,感覺非常興奮,這是我們踢中冠比賽以來最出色的一場。”

其實,在2021賽季的中冠聯賽中,涇川文匯隊就已初露鋒芒。在當季賽事銀川大區比賽(相當于首階段賽事)中,涇川文匯隊以總比分6比4淘汰新疆領夢者隊,挺進當季中冠聯賽總決賽。

今年6月18日,在云南麗江市舉行的2022中國足球協會會員協會冠軍聯賽中,參賽的56支球隊里,涇川文匯足球隊是唯一一支代表甘肅出戰中冠聯賽的球隊,這是該隊連續兩年參加中冠聯賽。

涇川文匯一戰成名。

2022年足協杯賽事主辦方、中國足協相關人士評價道,“涇川文匯能淘汰北京國安,就競技層面來說,可能有些令人意外,但這也充分顯示了足協杯賽的魅力。這樣的勝利,對中低級別聯賽的球隊,包括基層業余草根球隊來說無疑是一次巨大的激勵。”

隊員賽后合影。

 濃厚的體育運動氛圍孕育了業余草根

“網上說你們踢一場球僅補助200元是真的嗎?”

面對記者的疑問,王臻解釋道,“這個說法不準確,比200元還是要多一點。我們的經費確實很緊張,但并不影響隊員訓練,正是大家對足球的熱愛,讓我們能夠一直堅持下去,努力實現夢想。”

涇川文匯俱樂部的前身是一家由業余體校發起并領導的業余足球俱樂部——涇川744300足球俱樂部。

2013年,該俱樂部成立,由當地30多名足球愛好者組建而成,是名副其實的業余足球隊。之后俱樂部幾經更名,于2021年注冊成立涇川縣文匯足球俱樂部。

涇川縣文匯足球俱樂部標志。

目前俱樂部注冊球員152人,甘肅籍球員70余人,注冊教練員24人,主教練為前江蘇舜天隊主力前鋒尹優優,李民輝、伊拉力丁·阿不都黑尼、崔桐琿等主力隊員都曾效力過國內一些職業足球俱樂部。

“俱樂部注冊資金真的只有3萬元嗎?”記者問道。

王臻回答說,2021年8月初,俱樂部在涇川縣民政部門用3萬元注冊了俱樂部,因為要驗資,最少需3萬元。

說起球隊運營的資金,王臻感慨地說道,“這些年除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當地企業也一直關心俱樂部的發展。涇川文匯傳媒科技培訓學校的負責人是一位足球迷,這些年每年贊助20萬元左右支持球隊發展,沒有他的支持,俱樂部根本無法運行下去,我們非常感謝他。”

“涇川文匯隊員平均年齡約32歲,涇川本地的有50多人,除職業隊員外,大家平時都在各自單位上班,有體育老師、醫生等,利用周末和周內的業余時間訓練。”涇川縣文匯足球俱樂部董事長呂斌武告訴記者,“隊員的工資大概是每月3000元至5000元。在涇川集訓時,我們找人給隊員做飯,一般是三菜一湯,訓練強度高時再加兩個葷餐。”

據呂斌武介紹,自2013年開始,平涼市每年舉辦足球聯賽,涇川文匯俱樂部連續四年蟬聯平涼足球聯賽冠軍,參加聯賽的球隊都是業余草根隊。

那么,是什么原因讓隊員們堅持不懈地訓練呢?

“因為熱愛。平涼的體育運動氛圍特別濃厚,包括我在內,平涼籍的隊員們從小熱愛足球,大多數人都是1987年、1988年和我同年齡段的人,我們從小就在一起踢球,足球陪伴我們成長,大家都有一個成為職業球員的夢想。”王臻說。

成功進入足協杯第三輪比賽后,涇川文匯將迎來下一個對手——濟南興州。王臻說,“目前,球隊正在全力準備下一場比賽,爭取有所突破。”

涇川文匯的一戰成名,除了當地濃厚的體育運動氛圍,更離不開平涼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

近年來,平涼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足球事業發展,市政府專門出臺了深化足球改革實施方案,投入資金舉辦校園足球聯賽,劃撥土地建設足球場地,每年有十多所學校被命名為全國足球特色學校,多次成功舉辦全國群眾登山健身大會、崆峒(國際)武術節、全國業余圍棋“7段王”爭霸賽等體育品牌賽事,并采取線上線下方式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體育活動。全市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達35%以上,市體育局、市全民健身活動中心分別被評為“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受到國家體育總局表彰。還培養了李柱宏、張麗霞、逯艷、李文娟、彭娜、王盼盼等一批國際級健將。

即將建成的平涼市體育運動公園。

“全市每年建設籠式足球場5個以上,每個縣(市、區)至少建有1塊標準足球場地。我們還加大對足球教練員、裁判員隊伍的培訓力度,全市具有足球資質等級的教練員有50多人,注冊足球裁判員達到140人以上。同時,多渠道配備師資,逐步落實每所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有1名足球專業教師,并完成對100名校園足球專兼職教師的培訓。”平涼市體育局局長穆冬梅說。

據介紹,即將建成的平涼市體育運動公園建設項目按照海綿城市標準建設,項目概算總投資16.1億元,占地面積約450畝,內部設有兩個標準足球場,今年年底將投入使用。

11月19日下午,甘肅旭康集團涇川旭康食品有限公司向正在山東參加比賽的涇川文匯足球俱樂部的教練員和球員捐贈3萬元雪花牛肉慰問品。

11月19日下午,甘肅旭康集團涇川旭康食品有限公司向正在山東參加比賽的涇川文匯足球俱樂部的教練員和球員捐贈3萬元“平涼紅牛”高端雪花牛肉慰問品。當天,這個公司還舉行平涼紅牛旭康牛肉直播帶貨活動,直播收入用于涇川文匯足球俱樂部全體球員購買比賽服裝。“我們要把這種‘牛’精神發揚廣大。”甘肅旭康集團董事長程強說。

“涇川文匯是我們平涼人的驕傲!”談及下一步對涇川文匯隊的支持,穆冬梅表示,將加大體育教育融合力度,為涇川文匯足球俱樂部開展培訓、發展足球文化和足球產業提供支持和幫助,與教育部門聯手,支持涇川文匯俱樂部進校園開展足球公益活動;在足球基地建設、賽事安排、訓練服務等方面給予傾斜支持,加大對涇川文匯俱樂部足球場地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加大體育普及推廣,形成人人熱愛足球、關心足球的良好氛圍,堅持足球從娃娃抓起,定期不定期舉辦足球聯賽;積極聯系相關企業,為涇川文匯足球俱樂部開展訓練提供資金支持,積極籌措獎金,對涇川文匯足球俱樂部進行獎勵,以促進足球事業高質量發展;將建成后的平涼市體育公園作為涇川文匯俱樂部免費足球訓練基地和主場,舉辦、承辦更多的省市級足球聯賽、冠軍賽、爭霸賽,為提高文匯俱樂部足球水平搭建平臺,加快體育強市建設。

 當地創新“賽事+旅游”模式

涇川文匯隊取得如此成績,足以讓涇川縣——這座地處甘肅東部、人口僅34萬余人的小縣引以為傲。  

如今,涇川文匯一戰成名,涇川縣也因此“名揚天下”。中國足協官網稱,“如今球迷再也不能忽視‘涇川文匯’這個名字,這場比賽讓更多人知道了這個位于甘肅東部的涇川縣。”

對于很多人來說,也許知道“涇渭分明”這個成語,知道魏征夢斬涇河龍王的故事,卻不一定知道涇川。

涇川大云寺-王母宮大景區。

涇川縣居絲綢古道要沖,為華夏文明腹地,自古以來是西出長安通往西域的重鎮,因地處涇河川腹地而得名。

回山腳下,涇河和汭河在這里交匯,高聳的王母宮被兩條河流擁抱,回山上回屋里的摩崖浮雕,傳說是《山海經》里西王母的原始形象。

始鑿于北魏太和二年的王母宮石窟現存大小佛像200多尊,雕像、壁畫精美絕倫。

始建于西漢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的王母宮是中國最早、最大的西王母祖廟,被譽為“天下王母第一宮”;2015年,涇川王母宮被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授予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稱號,成為甘肅首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與王母宮隔著一條涇河的大云寺規模宏大、氣勢恢宏。尤其是大云寺舍利塔,高聳入云、金頂飛檐,這里曾經先后三次出土佛舍利。在全國絕無僅有,在世界上也是非常少見。涇川也因此被譽為“華夏佛寶圣地”。

1964年涇川大云寺出土的五重套函及佛祖真身舍利。

1974年涇明鄉白家村牛角溝出土的5萬年前“涇川人”頭蓋骨化石;擁有全國關內現存最大的完顏后裔聚居區、國內完顏姓氏聚集的最后一個部落所在地——完顏村……

涇川白家民俗文化村。

涇川發現了3萬至5萬年前的“涇川人”頭蓋骨化石。

涇川相傳是《柳毅傳書》的故事發生地。

回中山腳下的王母宮石窟,是整個甘肅東部開鑿時間最早的佛教石窟之一。

涇川的名勝古跡數不勝數,平涼的名片更是亮眼。

由于地處北緯35°果業黃金生產帶,平涼是國家劃定的黃土高原蘋果生產優勢區;風味獨特,肉質細嫩的平涼紅牛,2018年成為國內唯一活牛證明類商標,連續兩次入選甘肅省著名商標,不久前平涼紅牛、靜寧蘋果入選2022年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名單。

諸多的詩意風光、特色產業,為平涼發展文旅康養產業展示了良好前景。

平涼市體育運動公園、平涼市城市活力公園、涇川溫泉小鎮、龍泉二路健身步道、涇川城西生態體育公園、靜寧奧林匹克體育公園……平涼以文旅融合為“突破口”,推動項目建設,除舉辦“問道崆峒·共享冬奧”平涼春季文化旅游暨崆峒區冰雪文化旅游節外,創新“賽事+旅游”模式,大力發展文旅康養產業鏈。

“涇川文匯挺進16強,讓更多人了解涇川、了解平涼。”平涼市文旅局局長、崆峒山大景區管委會黨委書記唐常寧說,近年來,平涼圍繞“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創建和“文旅康養地”建設,塑造“問道崆峒·養生平涼”文旅品牌,構建以崆峒山為龍頭、大云寺·王母宮和關山大景區為兩翼,鄉村旅游、紅色旅游和康養旅游協調互補發展的全域文旅格局,全面促進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促進文旅康養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我們將以此為契機,大力發展包括崆峒武術、足球、自行車在內的體育運動項目,依托即將建成的平涼市體育運動公園,靜寧奧林匹克運動公園、靈臺縣體育館和涇川縣生態體育公園舉辦多項文化活動和體育賽事;借助平涼豐富的康養資源和產業,把平涼打造成全國足球訓練基地和固定的比賽場館、運動員康養基地和旅游度假基地,同時加大文旅康養產業招商力度,讓更多的文旅康養項目落地涇川,落地平涼,帶動當地旅游業高質量發展,促進全市文旅康養產業鏈做實做強。”唐常寧說。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