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至6日,甘肅省政府文史館黨組書記、館長趙少智,省文史館一級巡視員李佩芬,省文史館館員、西北師大教授趙逵夫等一行18人,赴我市調研文化建設工作。
調研組一行先后對伏羲廟、南北宅子、大地灣遺址、麥積區東柯谷等調研點以及秦安小曲、蠟花舞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工作進行了實地調研,并就“十四五”規劃中關于文化建設編制情況與市文旅局開展座談交流。
調研過程中,專家教授詳細聽取了各個調研點的建設情況匯報,認真了解了我市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工作以及文旅融合發展等情況,對我市近年來文化建設所取得的成果給予了充分肯定。他們一致認為,天水是文化大市,旅游資源富集,區位優勢明顯,以伏羲文化為代表的五大歷史文化獨樹一幟、富有特色。特別是在公共文化服務、文化藝術創作、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文化產業發展、文旅融合等方面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績。
座談會上,趙逵夫、王三北、楊惠福、聶大受等專家教授圍繞此次調研主題,結合所看、所聽、所思,深入研究了我市文化建設的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問題,為我市“十四五”規劃中文化建設編制把脈,并從加大文化創新力度、探索開發主打品牌、挖掘講好文化故事等多個方面提出了有見解、有深度、可行性強的意見建議。趙少智強調,要實現以文化賦能助推天水文化旅游事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就要注重將當地優勢文旅資源轉化為文旅實體項目;要抓主抓重,圍繞伏羲文化等內容著力打造文旅特色亮點;要大力發展文旅產業促進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調研組表示,省文史館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為天水文史工作提供意見建議的同時,加大對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文化藝術創新、文物遺產傳承保護利用等方面工作的關注力度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也希望天水以“十四五”規劃為引領,緊抓文化旅游事業、產業蓬勃發展的機遇,進一步深挖當地特色文化的豐富內涵,探索開發更多“文化+”新模式和新路徑,助推文化事業高質量發展。
調研期間,省政府文史館一行還開展了書畫筆會交流活動。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