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永恒的精神財富。傳承非遺,堅守文化。2020年12月2日-3日,由天水市文化和旅游局,秦州區文旅局、天水市歌舞藝術研究中心、秦州區文化館主辦的“省級非遺項目秦州嗩吶培訓班”,在天水市歌舞藝術研究中心舉行。
天水是一座有著八千年文明史的古城,非物質文化遺產種類繁多,遍布古秦州山川曠野,是一筆蘊藏深厚的文化財富。在國家保護非遺、弘揚發展非遺的進程中,為了進一步挖掘、研究、探索新的傳承保護和發展形式,天水市歌舞藝術研究中心與秦州區文化館聯合舉辦了此次培訓班,旨在通過這次培訓,更加形象化、藝術化、系列化的將天水非物質文化遺產呈現在舞臺上,更好的向外界展示天水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
本次培訓特邀請了國家一級演奏員,嗩吶、管子演奏家,原甘肅省歌舞劇院民族樂團團長,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會員,西北民族大學音樂學院、蘭州文理學院藝術學校嗩吶專業外聘教授,西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嗩吶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宋景坤教授,和天水市歌舞藝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國家一級演奏員,甘肅省高級職稱津貼享受者,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天水市音樂家協會副主席、書記劉濤同志為學員們授課,來自于我市平南等鄉鎮的近30位嗩吶非遺傳承人參加了培訓。
宋景坤和劉濤兩位老師的講座形式新穎豐富,內容充實,其間不僅有現場表演,還有和學員共同演奏等等。整場講座學員們情緒高漲,反響強烈,從多方位對嗩吶藝術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并加深了對這門行當的熱愛以及對祖國傳統優秀文化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