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除垃圾、鏟除積垢,壘砌花墻、栽樹種花,改廁、污水治理……如今的河北省赤城縣,鄉村面貌越來越整潔美麗。這得益于全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的持續推進。
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以來,赤城縣委、縣政府確立了以京禮沿線村莊整治為重點,以點帶面,推進全縣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全面開展的工作思路,徹底扭轉了全縣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滯后、村容村貌破舊、人居環境整治水平低的落后局面。
赤城縣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高質量脫貧摘帽的基礎工程和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通過集中力量推進京禮高速在該縣境內5個鄉鎮、23個村莊的人居環境整治,全力打造精品奧運廊道。同時,把農村環境整治作為打造首都“后花園”的重要舉措,圍繞構建綠色生活方式,傾力解決村莊環境臟亂差問題,實現無垃圾亂倒、無柴草亂堆、無污水亂潑、無糞土亂堆、無畜禽亂跑、無私搭亂建“六無”目標。
為更好地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赤城縣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與“空心村”治理有機結合,引進社會資本通過旅游開發、民宿建設、土地治理等模式參與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通過引進北京國奧文投集團對浩門嶺村和楊家村進行改造開發,建設鄉村民宿度假小鎮;主動對接京張冬奧文化旅游體育產業帶;圍繞河北省確定的崇禮—赤城國家級滑雪溫泉旅游度假區建設目標,重點推進龍關、大海陀區域滑雪產業突破,著力發展零攝氏度以下經濟;打造京赤“6+1”科技示范基地、肉牛養殖基地、蔬菜種植基地等一大批富民產業;開展以“新時代、新農民、新面貌·歡樂山村”為主題的群眾文化活動,樹立正面典型;鼓勵各村因地制宜制定整治辦法,通過政府引導,村民自行拆除舊宅基地的殘垣斷壁,建設美麗庭院、小果園、小菜園、小游園等方式,全面參與人居環境整治行動中來。(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馮舉高 通訊員 王滿龍)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