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鐵十八局爭當京津冀交通一體化開路先鋒
機場、公路、鐵路、地鐵、市政多輪驅動
中鐵十八局集團爭當京津冀交通一體化開路先鋒
天津訊 (本網記者 伍振)中鐵十八局集團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機遇,助力京津冀交通一體化,捷報頻傳:該集團承建的2019年北京世園會、2022年冬奧會重點配套項目——京禮高速公路興延段、唐(山)曹(妃甸)鐵路通車,(北)京張(家口)高鐵如期完成十八局管段隧道外28090米無砟軌道施工任務,(北)京濱(海)鐵路全線成功架設首榀箱梁。
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交通一體化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骨骼系統和先行領域,是優化城鎮空間格局的重要基礎,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基本前提。中鐵十八局集團依據《京津冀協同發展交通一體化規劃》,助力“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一體化綜合交通體系,在公路、鐵路、軌道交通、城市管廊、機場等領域多輪驅動,飛馳京津冀立體大交通快車道,精耕在建工程,以現場贏市場,促進城市之間互聯互通,成為京津冀交通一體化開路先鋒。
中鐵十八局集團發揮集團公司“大兵團”作戰的整體實力,“抱團”經營,在政企合作、合作共贏和產融結合上尋求京津冀交通一體化新領域新突破。該集團憑借全國首家擁有公路、建筑、鐵路、水利水電、市政公用等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和鐵道、建筑、水利、市政、公路行業甲級設計資質“五特五甲”資質建筑業法人企業“綠卡”優勢,進行差異化投資,開拓投融資+EPC(設計、采購、施工)和PPP全產業鏈新領域,相繼攬獲邯鄲和張家口機場PPP項目。
助力京津冀一體化重要工程——京禮高速公路興延段,五公司為響應綠色辦奧運號召,積極打造“品質鐵建”,深入推行綠色文明施工。白羊溝隧道雙線六車道隧道,單線長3510米,隧道石質主要為Ⅱ、Ⅲ類圍巖,石質硬、脆性大,另外還穿越長達220米的斷裂破碎帶,施工難度較大。建設者采用“隧道掘進節能環保水壓爆破”新工藝技術,不僅節省炸藥使用量,有效抑制爆破煙塵,而且大幅度節省了施工時間,成為全線首條雙線貫通的特長隧道。憑良好信譽,該集團又中標國家速滑館北路、天津濱海北塘規劃支路、航空產業區環東干道等多個市政工程。
中鐵十八局集團瞄準軌道上的京津冀,把經營承攬觸角向軌道交通建設領域延。該集團依靠科技“金剛鉆”,培育地鐵“全能通”,做專做精做強地鐵牌,搶占市場“制高點”。在北京地鐵16號線08標,市政公司建設者克服了燃氣、污水、雨水、給水管線泄露的四大風險及“洞門支護措施加強”、“深孔注漿”、“徑向注漿”的三大技術難關,農大南路站榮獲“北京市市政基礎設施長城杯金質獎”;北京地鐵19號線05標坐落于北京市西城區太平橋大街,毗鄰經濟文化發達、人口密集、交通繁忙的西單與金融街商區,他們切實踐行環保理念,采用側壁咬合樁止水方案,有效控制地鐵工程地下水;在我國設計時速最高的軌道線路——北京新機場線僅用10個月的時間實現了從區間盾構始發到區間雙線的全面貫通,憑良好信譽,市政、四、五公司中標北京軌道交通28號線、北京地鐵宣武門站新增換乘通道工程、天津地鐵4號線、石家莊地鐵3號線等30多個地鐵項目,合同額超百億,成為京津冀地鐵尖兵。
不僅在公路、軌道交通領域異軍突起,中鐵十八局在鐵路和高鐵市場叫響“鐵建創造”,對鐵路施工技術進行“騰籠換鳥”產業“升級”,使無砟軌道、制架運梁等專項施工能力迅速提升,實現了精尖技術的領跑。在我國自主研發修建的首條智能化高速鐵路——京張高鐵中,四公司建設者為攻克國內最長強富水地區深基坑無維護明挖隧道——全長4.97公里的東花園隧道降水難題,研發了“自動控制降水與預警”系統和“自動噴涂機器人”進行噴涂防水材料,五公司無砟軌道施工人員在養護時給混凝土穿上“智能養護衣”。另外,一公司在全國首次采用智能靜載試驗技術,受到中國鐵路橋梁技術協會七屆一次會議350名國內知名專家學者、橋梁技術行業人士的點贊。中鐵十八局集團在京濱鐵路第一個完成進場準備,第一個高效、優質地完成全線首榀箱梁預制,贏得業主單位一致好評,先后獲得京濱公司6張綠牌獎勵。
為搶占京津冀協同發展新興產業市場積蓄“變道趕超”優勢,該集團做深做透“生態+”,將基礎設施和海綿城市建設等有機結合。在國家管廊專項資金資助項目、天津寶坻西環路地下綜合管廊項目中,三公司打造“智慧管廊”,全面推行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采用BIM信息化技術和管廊施工“機器人”——模板臺車施工工藝,被評為“2018年天津市建筑行業新技術應用示范工程”。品牌效應,五公司北京管理部中標北京中心城通向副中心的最美交通景觀大道——廣渠路東延工程,同步建設地下綜合管廊,克服下穿地鐵八通線、多條管線等難題,采用樁基托換方式,單個橋墩最大頂力2550噸,難度系數國內第一。目前施工進度、安全文明施工全線領跑,被樹為全線樣板。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