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多地遭受洪澇災害
省市縣全力做好救災工作
據天天天水網訊【記者孫燕蕓】受北方冷空氣和高原暖濕氣流共同影響,7月1日至2日,我市出現大范圍降雨天氣,期間有短時強降雨,其中,武山縣龍臺鎮最大降雨量達135mm,引發洪澇災害。經初步統計,截止7月3日下午16時,降雨導致武山縣、麥積區、甘谷縣、張家川回族自治縣31個鎮352個村的4090戶17412人受災,房屋倒塌72戶86間,嚴重損壞房屋42戶45間,一般損壞房屋35戶45間,緊急轉移安置102戶462人。造成1人被水沖走死亡,2人落水失蹤。蘋果、小麥、玉米等農作物385.22公頃受災。部分縣鄉村道路、便橋、堤防、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文化廣場等設施被水沖毀或受損,直接經濟損失達3549.92萬元。
此次災害,因與前次降雨時間間隔短、渭河及其支流上游降雨量大、山區土壤含水量接近飽和等原因,形成河水暴漲、山體滑坡、泥石流多發等疊加災情,造成嚴重損失。災害發生后,省、市、縣區高度重視,市民政局接到災情報告后,立即派出工作組,于7月2日至3日趕赴受災區域一線靠前核查災情,指導救災工作。7月3日,省民政廳工作組一行赴武山縣四門鎮西川村、灘歌鎮松山村等受災嚴重的鎮村一線檢查指導救災工作。同時要求市縣區要確保群眾生命安全,安置好受災群眾的基本生活;組織各方力量全力搜救失蹤人員,安撫遇難人員家屬情緒;進一步加強預警預報,通過各種渠道通知群眾提高風險意識,遠離河道、洪水和災害風險點;要高度重視救災過程中救災人員的安全,科學搶險救援;要及時如實向上報送災情和救災工作進展情況,積極爭取上級人力物力的支持。
各受災縣區組織涉災部門負責人及其專業技術人員分別深入受災鄉鎮村組,全力組織搜救失蹤人員,緊急轉移安置險區群眾,安撫穩定災區群眾情緒,開展搶險救災工作,同時對各鄉鎮受災情況進行詳細摸底統計。市縣民政部門緊急調撥了帳篷、被褥、雨衣、雨鞋、折疊床、發電機等物資共計2000余件(臺)用于妥善安置轉移受災群眾和救災工作。縣交通、水務等部門組織應急搶險人員,調運機械車輛60余臺,全力開展道路清障、水利設施維修等救災工作。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