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報報道 馮小剛導演、黃軒主演的電影《芳華》已完成初剪,將于10月上映,編劇嚴歌苓受馮小剛之邀看片時幾度落淚,她的這部具有濃厚自傳色彩的小說《芳華》也已出版。馮小剛和嚴歌苓都是年輕時入伍加入部隊文工團,因此這部小說和電影堪稱兩人“致青春”的作品。嚴歌苓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幾年前小剛導演跟我說:‘你寫個文工團的故事吧,我也是文工團出來的,我們那時候的愛情和很多東西,現在的年輕人都沒經歷過。’我就想到我們團里的一些人和事,開始構思了這么一個小說。”
700萬元
打造戰爭新視覺
嚴歌苓去年4月完成初稿,小說原名是《你觸摸了我》,與其中的某段故事情節有關。一直想把自己的文工團情結拍成電影的馮小剛看了小說之后激活了記憶,“我年輕的時候在部隊,隊友都是十六七歲身懷絕技的文藝兵,小提琴、長笛、大提琴都水平超高,我想搬上銀幕給現在的年輕人看,那是我們的青春。”于是他立馬拍板要拍成電影,不過他建議嚴歌苓改一下名字,在嚴歌苓想的《好兒好女》《青春作伴》《芳華》幾個名字中,馮小剛挑中了《芳華》。隨后,馮小剛約請嚴歌苓親自改編《芳華》的電影劇本,共修改了三稿。據透露,馮小剛把三稿的鏡頭都拍下來了,力求不留遺憾,甚至不惜700萬元打造6分鐘戰爭新視覺。不久前電影完成初剪,馮小剛邀嚴歌苓看片,觀影過程中,嚴歌苓幾度掉淚,她對馮小剛說,“看這個電影好像在看別人的故事,被深深地打動。”張藝謀曾將嚴歌苓的《陸犯焉識》拍成電影《歸來》,對于和不同導演合作的感受,嚴歌苓說:“小剛導演比較尊重我的獨立思考,他也比較好伺候。”
文工團成
嚴歌苓創作源泉
今年59歲的嚴歌苓,身材、體態一直保持得非常好,這得益于她當年在部隊文工團的舞蹈生涯。從1971年12歲入伍到25歲退伍,嚴歌苓在部隊待了13年,跳了整整8年舞,又做了兩年編舞才成為創作員,從此和筆墨打起交道。這段青春經歷也成為她日后取之不竭的創作源泉,“這段人生左右著我一生的走向,過不多久我就會想起我們團里的某個人物。”不同的是,《一個女兵的悄悄話》等以部隊生活為題材的作品多以客觀視角來為那個時代的軍人塑像,而《芳華》則具有濃厚的個人自傳色彩,是以第一人稱描寫她當年親歷的部隊文工團生活,“這個故事雖然是虛構的,但是有原型,而且細節全是真實的,這是非常自然的寫作。”小說用四十多年的跨度展開劉峰和郝淑雯、林丁丁、何小曼、蕭穗子等人的命運流轉,嚴格的軍紀和單調的訓練中,青春以獨有的姿態綻放芳華,構成了《芳華》對一段歷史、一群人以及潮流更替、境遇變遷的復雜感懷。對于劉峰與何小曼這兩個主角的原型,嚴歌苓直言:“我心里是充滿懺悔的,書里有很多我對那個時代的自責、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