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精神與文化的饕餮盛宴
——天水市春節系列群眾文化活動回眸
金雞起舞迎新春,文化饕餮過大年。春節期間,戲曲專場、文藝節目、鑼鼓社火、“非遺”展示、書畫展覽……各類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活動高潮不斷、精彩連連,令人目不暇接。今年我市春節系列群眾文化活動充分體現了群眾參與性,簡樸中不乏喜慶,熱鬧中透著大氣,一道道豐盛的文化大餐,一系列鼓勁的精神食糧,展示了天水人民昂揚向上的精神豐貌,豐富了城鄉群眾的春節文化生活,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營造出歡樂祥和、文明和諧的新春氛圍。
政府搭臺助推 文化活動遍鄉野
新年音樂會、少兒春節聯歡晚會,迎新春戲曲表演,從年初開始,一系列春節文化相繼在我市上演。與此同時,各縣區、各鄉鎮(村社),各具特色的文化演出和“三下鄉”活動同步上演。一時間,城鄉處處歡歌笑語,喜慶祥和的氣氛覆蓋了城鄉大地。
▲王銳檢查伏羲廟春節文化廟會準備工作
確保群眾文化活動覆蓋城鄉,這源于市委、市政府對春節文化活動的精心籌劃和組織。為舉辦好這次系列文化活動,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市委書記王銳多次指出,要求立足基層群眾、立足弘揚主旋律、立足歡樂祥和、立足安全有序,舉辦好春節系列文化活動。還親自就伏羲廟會等活動進行了視察和指導。市政府也多次召開專題協調會議,研究部署春節系列文化活動,對活動的組織以及安全、宣傳等工作進行安排。
為舉辦好這次活動,作為承辦單位的市文旅局專門制訂工作方案,對各項任務進行了詳細分解,責任落實到每個單位、每個人。春節期間,市直文化系統各單位的干部職工主動放棄春節長假,全員上陣,投入到活動的組織和服務中去,確保覆蓋廣大城鄉的群眾文化活動井然有序。
▲春節,盛裝點亮天水夜
與此同時,從年初開始,2017年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集中活動在秦安縣城鎮拉開帷幕,將精彩紛呈的文藝演出、貼心的醫療保健服務、飽含濃濃祝福的春聯、編印成冊的法律法規,送到了農村群眾家門口。春節文化的“鮮花”開遍城鄉。
群眾積極參與 活動精彩紛呈
這是一場又一場廣泛參與的文化狂歡,這是一次又一次其樂融融的精神盛典。社區內,街道邊,村頭上,家門口,上至70多歲的大爺、大媽,下至春節返鄉的大學生、小青年,歡天喜地,共頌盛世祥和。形式多樣的群眾文化活動,讓期盼新年的廣大群眾過足了戲癮,品足了年味。
萬民同樂,好戲連臺。為了讓百姓歡度一個紅火、祥和、文化的新春,我市利用廣場陣地,遴選精品劇目、特色項目、精彩節目,既有高雅的藝術鑒賞,又有大眾喜聞樂見的民俗文化展演;既有專業劇團的演出,也有老百姓自編自演自樂的節目;既有較大規模的廣場綜藝演出,也有小范圍的民間文化展示。全民參與,城鄉聯歡,既滿足了人民群眾多樣化的文化生活需求,又讓城鄉百姓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度過了一個歡樂祥和的文化春節。
▲2017天水市新年音樂會盛情上演
▲天水市第七屆秦腔票友大賽圓滿落幕
從年初開始,新年音樂會、晚會、戲曲票友大賽、迎新春廣場文藝匯演、秦腔戲劇公演、伏羲廟會系列活動、書畫展、講座及知識競賽等節目紛紛啟幕,一場場精彩的演出,將我市2016年所取得的成就以藝術的手法表現了出來,生動地展示了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在“文化強市”建設道路上實現的新跨越。
▲秦州區春節民間藝術匯演精彩上演
▲麥積社火“耍”出火熱天水年
正月十二上午9時,一年一度的社火匯演正式開始,舞龍、舞獅、軍樂、盤鼓、腰鼓、秧歌、竹馬、旱船、高蹺等具有濃厚鄉土氣息的特色巡游表演,所到之處人頭攢動。市中心廣場和社區的秦腔、小品、曲藝、歌舞表演現場,數萬觀眾駐足觀看。從北京回來過春節的董志明激動地說:“鮮明的主題,多樣的民俗,精湛的表演,歡樂的歌舞,點燃了廣大市民的節日激情,也激發了我們天水人憧憬美好未來的壯志豪情。”
▲天水玉泉觀2017年上九朝觀場面何止是“厲害了”
作為元宵節重頭戲的公園燈會,更是將新年的喜慶推向高潮,熱鬧的活動不僅增添了節日的氛圍,也傳遞并豐富著節日的文化內涵。“傳統元宵節并不只是家人團聚吃湯圓,賞花燈、鬧元宵是一個很重要的傳統文化特征。”90后市民安媛表示,像她這樣的年輕一代,平日接觸到的傳統文化比較少,而今年的元宵燈會恰好讓她領略傳統文化的魅力。
▲丁酉(2017)年天水春祭伏羲大幕開啟
▲天水伏羲廟秦腔演出場面堪比春運
讓全民參與其中,讓群眾出彩,讓百姓受益。這一系列形式多樣、異彩紛呈、年味十足的春節文化活動,為老百姓送去了暖暖的祝福,奉上了豐盛的節日文化大餐。可以說,群眾文化好戲連臺,載歌載舞歡度佳節。
天水特色突出 廟會活動火爆
“上九朝觀”和春祭伏羲是天水人約定俗稱的風俗,是天水年俗文化活動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最具天水文化特色的民俗活動。今年我市廟會指揮部及早動手,按照“精心組織、周密安排、落實責任、加強協調”的方針,積極開展各項廟會工作,精心營造廟會氛圍,加大宣傳力度,認真劃分場地功能區,使廟會活動井然有序。
▲天水玉泉觀2017年上九朝觀場面何止是“厲害了”
相傳每年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誕辰,自明代以來,玉泉觀即有“朝觀”的民俗,演繹至今,成為秦州最為盛大的民俗慶典禮儀,每年都有大批民眾前來“朝觀”。今年從正月初八晚開始,天水玉泉觀又一次迎來盛大的朝觀廟會,天水市民從四面八方涌向玉泉觀祈福納祥,祈福的香客隊伍擁滿觀前幾百米登山臺階,排至山下,長達1公里。據統計,今年參加玉泉觀祈福納祥群眾達10萬多人,朝觀人數比去年要多一倍。
▲丁酉(2017)年天水春祭伏羲典禮隆重舉行
正月十六朝人宗。在天水,伏羲廟會是最為古老和盛大的廟會之一、伏羲作為人類始祖,作為人類文明的創始者,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相傳正月十六是伏羲的生日,自古人們來此朝拜,是懷著一種朝圣的心情,歸根祭祖,祈求平安。這種祖祖輩輩、世世代代對伏羲氏崇拜的涌動,使伏羲廟會成為了天水人生活中不可割舍的精神皈依。
▲天水伏羲廟秦腔演出場面堪比春運
今年伏羲廟會從以“吉祥、平安、節儉、和諧”為主題,從正月十三開始,舉行了迎神、祭神、送神等各項祭祖儀式,舉辦了秦腔公演、春節燈謎競猜等活動,營造出了“歡樂、祥和、文明”的節日氛圍。而且,今年的伏羲廟會還為了方便群眾祭祀,減免了門票;為了增加節日氛圍,進行了5天的秦腔公演,并舉辦了金雞獻瑞——伏羲廟春節燈謎競猜活動,還改進了祭祀人員的服裝,更加突出伏羲文化的內涵。
伏羲廟會期間,香客游人,熙熙攘攘,精彩展演,目不暇接。在民間藝術展示區,泥塑、剪紙,以及花槍、花劍、花刀、泥狗、泥雞、面人、糖人、花燈籠等等,琳瑯滿目,制作精巧,色彩鮮艷,盡顯民間藝術水平,令人嘆為觀止?;☉驑巧?,優秀非遺目連戲的演出引觀眾駐足叫好。臺下,曲藝、雜技、武術等各種民間藝術的表演,讓游人、香客大飽眼福,掌聲、笑聲和叫好聲匯成歡樂的海洋。
▲2017(丁酉)年卦臺山祭祀伏羲大典隆重舉行
“今年春節廟會如此火爆,無疑是傳統文化的一次復興,說明了在老百姓心中傳統文化依然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市博物館工作人員閆鵬飛說,從群眾的需求出發,讓群眾受益,充分激發群眾參與熱情,廟會、燈會就是合適的載體,這給了我們一點啟發,從百姓需求出發,定制合適的公共文化產品,也是一種“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人人參與,人人共享,我市春節群眾文化活動如火如荼,群眾好評如潮。在事業單位工作的佩新華說:“今年的春節是最有文化、最有年味的”。在外地工作的蔡志強說,“欣賞了民間藝術展演,咱天水的好東西讓人大開眼界、大飽耳福??!”在高校工作的崔文敏則認為,“今年的春節系列文化是一次天水優秀傳統文化意義深遠的傳承和弘揚”。
鄉音歌盛世,文化送吉祥。雖然2017春節系列文化活動暫告段落,然而文化盛宴的余味仍令人回味無窮,仍然激發著天水兒女在新的一年里加快建設美麗幸福新天水的豪情壯志。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