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背街小巷改林蔭小道 渭源路街道有辦法
渭源路小街巷改造后 西部商報記著丁煒娜攝
中國甘肅網12月5日訊 據西部商報報道 (首席記者 丁煒娜)渭源路街道,東起五里鋪橋與東部經濟帶相接,西至天水南、中路與中央商務區相鄰,南起定西路與火車站商貿區相連,北至南河道與雁灘商貿區毗鄰。轄區內駐有蘭州大學、中科院蘭州分院、省人民醫院等知名單位,薈萃了蘭州乃至全省的科研、人才和技術資源,是科學研究、文化教育、醫療衛生、高新技術產業的富集區,是典型的城中科技區。在此次背街小巷整治過程中,該街道以轄區僅有的一條背街小巷——七中小巷為重點,將其修葺一新,并以提高居民出行便利為落腳點,將這條250米長的小街巷打造為交通便利的林蔭小道。
小街巷整治劃定停車位粉刷老圍墻昨日,記者來到位于蘭州市第七中學旁邊的小街巷,這條寬6 米長250米的小巷很寬敞,附近的居民悠閑地自此通行。據渭源路街道物管辦主任梁慧芳介紹,本次背街小巷整治過程中,街道從兩個方面著手提升小街巷的整體環境。一方面是將小巷西側的圍墻重新修整、粉刷,這堵圍墻已經建成20多年,存在部分殘缺、松動,這次改造過程中,圍墻北段由街道負責,灰舊破敗的老墻刷成了白色,并且利用橘粉色裝飾墻頭和墻角,顏色清新自然。圍墻的南段則由蘭州七中負責改造,計劃年后破墻開工。另一方面,考慮到附近有多所中小學和家屬院,居民足有600余戶,是老人出行和學生上下學的必經之路,每天經過小巷的車輛也不在少數,為了提升小街巷的實際用途,街道聯合東崗交警大隊在街巷西側劃定了30個停車位。與普通停車位不同,這里的停車位明顯要更長一些,方便一些大體型的車輛停放,也便于出入。
目前,七中小巷的改造已經完成大半。接下來,街道還將會在墻立面上添加一些文化元素,增添小巷整體的文化氛圍,依托其兩側高大的樹木優勢,打造成一條文化氛圍濃郁的林蔭小巷。打造完成并不代表結束,梁主任介紹,自從小巷面貌改變以來,為了持續保持其干凈、整潔的面貌,轄區定西路社區每天都有網格員巡查,并協助環衛工進行保潔、灑水、降塵。
冬防工作11處工地全部落實6個百分百要求
配合背街小巷的整治,渭源路街道的冬防工作也毫不放松,其轄區的11處施工工地已經全部停工,執法力量每天巡邏落實6 個百分百要求。當天下午,記者來到麥積山路蘭大二分部的施工工地,工地大門處張貼著城關區執法局的封條,顯而易見,該工地已經停工。走進去,空地都被硬化,且地面有明顯的灑水痕跡。來到施工作業區,裸露面全部被綠色和黑色的網子覆蓋。城關區執法局渭源路中隊隊長強龍云介紹,執法中隊每天巡查轄區工地至少5 次,認真檢查項目部是否落實6 個百分百,是否灑水,是否對裸露土地和建材覆蓋,經過查看,該工地的灑水和覆蓋作業很到位。但是,就在檢查之前,該工地又運進來一批鋼筋建材,堆放在空地上,雖然鋼筋建材不易引起揚塵,但是為了保險起見,強隊長還是建議項目部進行覆蓋。
強龍云介紹,針對轄區的11處施工工地,執法中隊責任到位,專人負責,按照每一項冬防指令及時落實。接下來,執法中隊還將不間斷的巡查,防止施工方偷偷復工。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