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日韩_天天综合社区_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_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_99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调教网站_九九综合九九

首頁 > 首頁 > 傳真 > 正文

故宮首次發現明代大型宮殿建筑遺跡

本報訊(記者牛偉坤)今天是我國第11個文化遺產日。故宮(微博)博物院上午公布了其考古新發現——首次發現了明代大型宮殿建筑遺跡。

據介紹,2016年5月,故宮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對慈寧宮廣場長信門西北側基建勘探坑進行考古調查時,取得重要收獲。主要發現一處明代早期的大型宮殿建筑基址,包含由一條東西向明早期墻基,及其底部的地釘(立樁)、排木(臥樁)組成的樁承臺、夯土夯磚層、建筑基槽等遺跡。這是紫禁城內首次發現明代大型宮殿建筑的墻基、以及建筑基槽遺跡。

據了解,此處大體量墻基在層位關系、施工工藝、出土遺物等方面與慈寧宮花園東側發現的明早期大型宮殿建筑基址基本一致,可以判定其始建年代為明早期,廢棄年代為明后期。雖然這段墻基的東西向長度和南北向寬度目前暫不明確,但可以肯定的是其與南側約60米的慈寧宮花園東院明早期大型宮殿基礎,在功能上有密切關系,是紫禁城建造之初具有宮廷分區功能的大型墻基。

相關專家現場勘察后認為,此處墻體基槽底部的黃沙層和含有青灰色有機物的生土層是距今3萬年至5000年前,后海、北海至中南海一線古高粱河道的自然遺存。因此,該處遺跡對研究北京城市變遷、紫禁城歷史、中國古代建筑技術等均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也為公眾深入了解紫禁城的“前世今生”提供了有利參考。遺址未來有望引入燈光照明,對公眾開放。

此外,去年啟動的“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目前已完成古建原狀影像采集工作,殿內可移動文物的撤陳工作也已于2016年5月30日正式啟動,全部文物撤陳工作預計在3個月內完成。撤陳工作完成后,故宮博物院將根據文物狀況,由文保科技部對回庫文物進行更細致的除塵保養和修復工作,保證擬于今年舉辦的養心殿大展如期舉行,同時也保證項目完成后養心殿文物以更好的狀態重回養心殿,帶給觀眾更加深刻的文化體驗。

故宮博物院上午還稱,2014年故宮博物院啟動的毓慶宮保護修繕工程,計劃于2016年6月30日竣工。毓慶宮區域修繕完成后,將進行展覽設計和進一步規劃安排,未來將作為故宮博物院一個新的展覽空間實現對公眾開放,獲得更加豐富精彩的文化體驗。J191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相關閱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