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國防部長烏爾蘇拉·馮德萊恩的博士論文涉嫌剽竊丑聞尚未平息,又遇到新麻煩。德國《星期日世界報》11日報道,美國斯坦福大學指認馮德萊恩在個人履歷中亂用這所世界名校的名稱,在沒有參與學校任何官方項目或取得學歷的情況下,在個人履歷中寫明曾在斯坦福大學學習。
斯坦福大學一名發言人說,馮德萊恩既沒有在任何學校官方項目中注冊登記,也沒有獲得任何學歷。
對于學校的這一指認,馮德萊恩的一名發言人辯解道,這名國防部長持有一些在斯坦福大學學習的證據。這名發言人說,馮德萊恩多次在這座學校進修和工作,包括以訪問學者身份參與這座學校的研討班;自愿在斯坦福大學醫療管理中心工作;與一名在校生合作完成一篇有關不孕癥治療的論文,盡管這篇論文沒有發表。
德新社報道,馮德萊恩在國防部網站上公布的個人履歷顯示,她于1992年至1996年生活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斯坦福市,1993年在斯坦福大學商學院作為“旁聽生”,1995年在斯坦福大學衛生服務醫療管理中心擔任市場分析工作。
不過,對于馮德萊恩這名發言人的辯解,斯坦福大學發言人說,馮德萊恩沒有獲得任何學分,也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明她在學校讀書或完成任何項目。
“她(馮德萊恩)沒有參與學校任何頒發學歷或學位的正式項目,”這名發言人說,因此,馮德萊恩的經歷不能作為在個人履歷中使用斯坦福大學名稱的證據。
【論文涉剽竊】
除學習經歷受質疑,馮德萊恩近來還被曝博士論文涉嫌剽竊。
德國反學術造假網站VroniPlag Wiki上個月指認馮德萊恩1990年發表的醫學博士論文涉嫌剽竊,共計62頁的正文中,27頁的內容涉嫌抄襲,占比43.5%,其中5頁抄襲內容超過75%;另有3頁包含50%至75%的抄襲內容。
這家網站說,馮德萊恩的論文多處直接從別的文章中抄襲,沒有改動,也沒有注明出處。
馮德萊恩否認論文抄襲。她接受媒體采訪時說:“我否認抄襲指認……互聯網上一些激進分子試圖散播對政治人物論文的質疑,不是什么新鮮事。”
馮德萊恩要求漢諾威醫學院派遣專業和中立人員調查這件事。這一說法得到漢諾威醫學院證實。學校管理層9月28日決定就此開展正式調查,尚未公布結果。
這并非德國聯邦政府內閣成員首次卷入論文剽竊風波,多名高官曾因此斷送政治生涯。2011年3月,時任國防部長卡爾-特奧多爾·楚·古滕貝格因博士論文剽竊,被迫放棄博士頭銜并辭職。2013年2月,杜塞爾多夫大學認定時任教研部長安妮特·沙范32年前的博士論文剽竊,剝奪她的博士學位,沙范隨后辭職。(石中玉)(新華社特稿)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