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有如廁需求的時候,您才會想起公廁嗎?今后,“廁所”這一概念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北京青年報記者昨天從市環衛集團獲悉,目前本市正在經歷第五次“廁所革命”,在保證公眾基本如廁需求的前提下,利用空間的優化設計,在公廁內的公共區域里增設ATM機、火車票代售點,開辟圖書室等,也可以在公廁外面安置電動汽車充電樁等服務設施,使公廁成為人們工作、生活、休閑和虛擬網絡空間之外的“第五空間”。今年11月下旬,本市將率先在房山區打造升級版的公廁“樣板間”,明年在全市乃至全國大范圍推廣。
據北京環衛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公廁的最大特點是靠近居民區,數量也比較多。目前,全市共有14000多個公廁。在人們的傳統觀念里,公廁僅僅是解決如廁需求的地方,甚至還會有臟、臭等負面印象。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建設現代化、便捷化的多功能公廁,已經成為改善民生的一項重要舉措。本市將進行第五次“廁所革命”,在保證廁位數量不減少的情況下,在公廁中融入便民服務功能,使其成為人們工作、生活、休閑和虛擬網絡空間之外的“第5空間”。
據了解,升級改造后的公廁將增加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基本服務。比如,廁所內可以提供免費WiFi,并通過空間的優化設計,節約出一部分面積,開辟成公共區域。在這里增設充值繳費機、ATM機、自助取火車票或飛機票的設備等。甚至在廁所外面安裝電動汽車充電樁,樹立允許張貼小廣告的公告牌等,盡可能地增加便民服務。
公廁的改建標準并非“一刀切”,每個公廁的改造方案是因地制宜的。由于城市和農村地區居民的生活習慣及需求不同,公廁所增加的服務性功能也不盡相同。比如,農村地區“升級版”公廁,可以專門開辟圖書室、活動室等場所,配以健身器材等體育設施,成為可供農村居民休閑娛樂的綜合場所。這樣一來,有助于增強農村地區的都市化程度。而在城市里的公廁,除了增加便民設施以外,還可以在有條件的地方,比如公廁二樓,為環衛工人開辟休憩場地,增設淋浴間、床位、空調、微波爐、飲水機、冰箱等,一體化解決環衛工人工作、休息的問題。
目前,北京環衛集團也同時向社會征求意見,社會公眾可以就公廁外觀、內部設計、功能服務等,提出符合大眾需求的建議和創意。今年11月下旬,房山區將率先打造出升級版的廁所“樣板間”,同時公布公廁改建標準,明年在全市乃至全國大范圍推廣。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