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毛小姐,最近拍了組寫真,也和朋友們在探討何為情緒化的寫真,我的理解是這樣子的,拍出個人特點鮮明,非大眾路線,帶有你自己和被攝者的感情色彩在里面,就是情緒化的寫真。題外話,個人見解里,風景也可以情緒化,當然情緒色彩,和后期也有一定的關系。
最常的提問就是會問起引導,因為我拍的比較多的是普通人,就和電腦面前的你一樣,首先我會抓住原本性格進行拍攝,就和畫畫一樣我會添色彩,而不是說去改變顏色,我希望我的照片能真實的反應某個階段的特色,而不是千篇一律,沒有性格色彩的相片。其實拍人一點也不比拍風光簡單,或許我是作為女性攝影師的優勢,我會教我的客人擺姿勢,偶爾比較感性的會把自己想象成被拍者,然后設定個故事情節讓她沉浸在里面,關于我擺姿的原則是在每個被拍者最為自然,放松的前提下,拍攝過程會有不斷的對話,先得自己沉浸于每次拍攝中,才能感染你的拍攝對象。人的表情語言,肢體語言,內心潛臺詞都能幫你提升一張相片的感覺。
我看到的大多數情緒化相片都比較“苦”,或許被攝者被拍者的生活并沒有相片中那么極端的“苦”,所以我建議大多數人給客人,同伴拍攝時可以記錄關于喜怒哀樂以外的很多種情感。最近看了些攝影展,給我最大的啟發是攝影到了某個階段,思想大于技術,攝影有很多理論知識,初級階段我們會去學習基礎知識,到三五年后我們必須學會重思想輕理論,腦海里可以構思點你想要的畫面,想象成自己是位導演,在拍關于她的電影。
看到有朋友提問構圖,對于我現階段,最難的并不是這一項,或者說考慮最多的也不是這一項。我一般會選擇精簡我的畫面,把重心移到故事感上,構圖是一項需要練習功夫,尤其你再拍情緒寫真的時,需要抓拍下你最好的畫面,這不是高速連拍就能達到的,每個場景的把控,每個表情的把控,構圖加法還是減法,都要我們通過一次次拍攝去總結學習。
我自己來談談我的看法。曾經有個階段我任性的認為無光不影,因為沒有經歷過相對較極端天氣的拍攝。偶然間出了次遠門,經歷了雨天的拍攝,猛然間明白,每次大自然賜予的極端天氣都是每個攝影師創作的最佳時段,靈活把控你手中的相機很重要。身邊有一群愛好者有些會不愛看說明書,我覺得那沒太大的問題,你可以通過實踐拍攝,有問題再翻說明書,學習的方法有很多種,其實能為被拍者留下有情感的相片,你自己的心情也會愉悅。
關于我拍攝用到的鏡頭,適馬35 F1.4,適馬50 F1.4,適馬24 F1.8,并不算太過昂貴的幾個鏡頭,相對變焦定焦更便攜,構圖也會少些遲疑,所以我比較多的是運用定焦去拍照。我幾乎每個場景都會來回更換鏡頭,因為視角不同,你看到的畫面也會不同,我很支持身邊的朋友養成好習慣勤換鏡頭。
在選擇衣服方面盡量不要復雜,哪怕一件簡單的純色吊帶裙也可以,切忌不要過于華麗和隆重,盡量是展現線條的衣服,妝面的選擇通常是重唇部和眼部二者選其一,底妝通透即可。我不常使用復雜的道具,或者是現場環境一些物品作為與環境融合的道具來拍攝。我不知道大家是否認同我的一句話,影像的本質是情感升華和延續,我剛開始學習攝影時很熱衷于拍大長腿廣角人像和小清新唯美風,漸漸我發現一些值得傳承的照片是需要走心,而非表面的美麗。長遠來看,做個有思想的攝影者把你的故事通過影像表達。
我比較建議2-3位攝影師約上一位模特這樣拍攝學習,因為拍人像是比較開放的過程,風光照的拍攝相對而言封閉些。需要有個溝通過程,最后又重提了下這個問題,因為問的人實在太多,你必須知道這個環境你要怎樣的感覺,把你的模特當做朋友溝通就可以,我通常會聊些女生感興趣的話題,放松下被拍者的緊張感。我的拍攝過程是比較隨性的,所以我出來的照片也比較自然吧。
Q1、怎樣和模特溝通讓模特領會你的意圖或者感覺?
答:初期隨身帶個ipad模仿同行的照片,現在我會自己進入角色,直接開始演繹了。因為本身就比較愛演哈哈哈,開個玩笑。
Q2、怎么根據場景策劃?
答:在拍攝前我會有踩點和構思,但是開始拍攝時情況光線,天氣,環境都會變,所以只能在腦海里起個框架,具體怎么拍臨場反應也很重要。
Q3、如何調動業余模特,消除陌生感?
答:這方面其實要靠自己勇敢邁出一大步,以前文章中有些過,在沒有接觸攝影前我很內向,不善于與人交流,攝影爆發我的小宇宙,讓我開始與形形色色的人交流,當然你說的模特也是其中一種,言而總之,引導必須學會聆聽與交流。
Q4、初期你怎樣去學習人像?
答:我一直說攝影沒有捷徑,我會經常去拍,拍回看自己作品,與網上那些佳作對比,找出缺失的元素,那么在下一次的拍攝時我會注意。
Q5、你覺得學習攝影過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答:提高審美,就像我們去吃很多特色菜時會有佳肴,吃過好的才能做出好的菜。需要有一雙比較毒的眼睛去辨別相片,然后再去學習。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