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民眾對國會的多日包圍中,經歷了朝野連續3日的攻防戰后,日本執政黨還是于9月19日凌晨在參議院全體會議上強行表決通過解禁集體自衛權的安保相關法案。自衛隊將不再是一支防御性的武裝力量,而是一支有極強進攻性的軍事力量,日本政府對外派兵有了法律依據,日本戰后“專守防衛”的安保政策發生重大轉變。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日本研究所所長胡繼平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日本安保相關法案的通過,從法律程序來講是毫無懸念的事。民眾的反對將帶來巨大的輿論壓力,影響到安倍內閣的支持率以及執政地位。
日本安保法案來龍去脈
日本執政黨強推的安保相關法案由《國際和平支援法案》和《和平安全法制整備法案》兩個部分組成,包括1個新立法和10個修正法。其中,《國際和平支援法案》作為新制定的永久法,授權日本政府在獲得國會批準的情況下,可隨時根據需要向海外派遣自衛隊以及向他國軍隊提供支援?!逗推桨踩ㄖ普麄浞ò浮钒ā段淞羰聭B法》《周邊事態法》《自衛隊法》等10部法案。其中,《武力攻擊事態法》改為《武力攻擊及存亡危機事態法》,規定“在日本存亡遭受威脅,國民生命、自由及追求幸福的權利有被徹底剝奪的明顯危險”情況下,日本可以行使集體自衛權。即使日本沒有直接受到攻擊,也可對他國提供后勤支援?!吨苓吺聭B法》更名為《重要影響事態法》,自衛隊對美軍及別國軍隊提供后方支援不再局限于日本周邊區域范圍?!蹲孕l隊法》擴大了自衛隊活動范圍,體現在應對“灰色地帶事態”、后方支援、聯合國維和行動、集體自衛權和海外日本人營救等方面。
法案通過后的目的
胡繼平表示,安倍晉三率領的執政黨聯盟在2012年12月的眾議院大選和2013年7月的參議院大選中接連獲勝,取得了穩定多數的席位,為今后執政黨政策的通過提供了堅實的后盾。
2013年12月4日,安倍內閣成立了新的國家最高軍事與外交決策機構——國家安全保障會議,加強了首相在外交、安保政策上的主導權。2014年7月1日,安倍政權以內閣決議的形式通過修改政府關于集體自衛權的憲法解釋,允許日本行使集體自衛權。隨后著手修改相關法案。2015年5月,安保相關法案開始在國會進行審議。7月16日,日本眾議院強行表決通過法案并提交參議院。9月8日,在沒有競爭對手的情況下,安倍連任自民黨總裁。9月19日,安保相關法案在參議院再次獲得強行通過,掃清了解禁集體自衛權的最后障礙。安倍所作這一切的終極目的是為了修改日本戰后和平憲法(主要修改第九條)。因修憲所要耗費的時間長、難度大,所以安倍先從通過修改憲法解釋解禁集體自衛權的辦法來獲得突破。在接下來的3年任期內,安倍預計將會加強自衛隊的改造,努力改日本自衛隊為國防軍。安倍也曾在今年年初時表示,于2016年國會參議院選舉后提交修憲議案,如果自民黨繼續在參議院選舉中獲勝,最早將于2016年年底至2017年上半年舉行修改憲法的國民公投。
日本年輕人加入護憲行列 再掀反戰高潮
強行通過法案使安倍內閣的支持率大幅下降。朝日新聞社12日至13日實施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反對該法案的為54%,贊成的為29%。安倍內閣的支持率比上個月下降兩個百分點,為36%;不支持率為42%。支持率降至第2次安倍內閣開始以來的最低點。一旦自民黨在參議院選舉以及以后的眾議院選舉中落選,成立的新政府可以制定法律,認定解禁集體自衛權是違反憲法第九條,撤銷安保相關法案。這是在野黨和國民進行繼續抗爭的意義所在。為此,目前安倍開始正式著手準備最快于10月上旬改組內閣并調整自民黨領導層人事。著眼于明年夏季的參議院選舉,安倍有意在今后強調把經濟重新作為工作重點以提高支持率。
自從安保法案出臺以來,日本國會外,幾乎每周都有上萬人規模的抗議活動。8月底,在全國范圍內形成了百萬人規模的抗議活動。胡繼平表示,此次反安保法案運動的高漲,是1960年安保斗爭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當年的斗爭以有組織的工會和學生為主體,有財界的支持,還出現了傷亡事件。此后抗議的聲音逐漸減弱,今年這次大規??棺h活動之前,抗議力量多以中老年為主。從今年的抗議活動來看,能看出日本國民個人參與的程度很高,特別是年輕人的加入以及自衛隊的不支持,將會對自民黨執政地位造成影響。“安保法案通過阻力之大,今后修憲的難度可想而知?!焙^平說。
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19日表示,反對安保法案的抗議活動擴散至日本全國,“這與1960年的安保斗爭不同,不是組織而是每個個人站了起來”。他表示:“國民已經覺醒,成為創造真正的民主主義的契機?!?/p>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今天就日本國會通過安保法案表示:這是戰后日本在軍事安全領域采取的前所未有的舉動,已經引發國際社會對日本是否要放棄專守防衛政策和戰后所走和平發展道路的質疑。我們鄭重敦促日方切實汲取歷史教訓,認真傾聽日本國內和國際社會的正義呼聲,重視亞洲鄰國安全關切,堅持和平發展道路,在軍事安全領域慎重行事,多做有助于促進本地區和平穩定的事,而不是相反。
本報北京9月19日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